close

我覺得人的一生都再學習怎麼與壓力相處,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不同年紀面對壓力的方法。不敢說現在自己面對壓力都能迎刃而解,但至少有自己專屬的方法來去解決,就跟大家分享抒壓到與壓力共處的方法吧!

 

 

小時候面對壓力-真實表達自己的情緒。

小時候,表達情緒是抒發的方法。不小心摔倒時,覺得很痛而嚎啕大哭;跟家人賭氣時,因為不能讓自己如願買到新一代的玩具,手臂交叉放在胸前,嘟著嘴,生著悶氣。但是哭累了、氣累了,就倒頭睡著,隔天通常就又是一條活龍。

長大後面對壓力-學會隱藏情緒,找到新的抒壓出口

然而,隨著年紀逐漸增長,我們不能凡事遇到挫折就是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如果隨時地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緒,可能會讓自己或別人受傷。所以我們開始經過社會化的修練,讓自己在面對壓力時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排除。

最常見也最多人使用,而且當下也會很爽一陣子的方式就是「抱怨」。我其實挺喜歡洪蘭老師對於「抱怨」的譬喻,她說抱怨就像是在坐旋轉木馬,會讓你當下感到愉悅,但是終究木馬還是原地打轉,當抱怨結束時,你依舊還是沒有解決問題,問題依舊還在你面前等著你去解決。

可是抱怨很爽阿,說出來不也是一種自我整理與重建嗎?

我想說出來是好事,但通常我們所謂的抱怨都帶著是因為別人而產生的問題,而鮮少有人是抱怨自己做不好。如果我們浪費很多的時間在去批評別人的問題,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又還剩下多少時間可以成為讓自己也期待中的樣子呢?現在的世代,很多人已經不是物質的缺乏而感到空虛了,而是因為心靈的空虛。因為我們總是花很多時間去評論別人,看別人的生活與經驗;卻鮮少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許要解決抱怨,得先回歸到一個源頭,就是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吧!

不抱怨後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壓力呢?

記得大學時期,因為參加社團有很多的營隊活動要籌備,有時候真的是壓力很大到很想大叫,但又不想要吵到人家,於是我就發明三招我自己的抒壓方法。分別是摀嘴巴法、寶特瓶法和火車法。因為透過這三個工具,大聲琅琅的自己就不會吵到別人。

摀嘴巴法:用雙手摀住嘴巴,然後大叫,聲音就會超級小聲。這是從電影上歹徒挾持人質時,為了避免人質大叫而激發我的一個靈感。

寶特瓶法:用寶特瓶堵住嘴巴,然後大叫,聲音就只會限縮在整個寶特瓶內。這是童年喝瓶裝水的回憶引用到宣洩壓力的方法了!

火車法:這個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你必須要在火車月台上並且有一班不停靠本站的自強號列車,就可以使用的方法。但必須要在自強號經過的同時,進行大叫,旁人才不會聽到你的叫聲,因為都是火車轟隆隆的聲音啊~

以上這三種是我的私房抒壓方法xD有點鬧,但我想更多人是用運動、睡覺等活動來排擠壓力,我想都是好方法。

排解壓力百百招,但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

行動就是面對壓力的最好方法

行動真的是面對壓力的最好方法。會這樣說不是八股,而是真的!我們常常會被充滿想像力的大腦給嚇唬了。有很多的恐懼與想像是正常的防衛機制,但時常事情卻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糟。你想想,當下雨時我們會做什麼?我們會很本能地把傘打開撐起傘,是吧!?壓力就如同下雨一樣,我們沒辦法控制它的來臨,但我們能做的事情是撐起傘(面對處理它),幫助自己渡過這一段壓力,等待雨停時,我們會覺得這一切的難關,都透過自己的行動而有所改變或克服,因此更能讓自己產生成就感。

行動有可能會失敗,但不行動你連失敗的資格都沒有!

人的一生其實都在與壓力相處。你想想,如果沒有大氣壓力,我們體內的血管會全部爆裂而身亡。人體跟大氣壓力也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當我們爬往高山:大氣壓力<自己,我們可能會因為大氣壓力太低,而產生身體的不適,例如高山症。這也讓我想到有句話說的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不是沒有道理。沒有壓力的人生,可能隨著年紀增長,你也會越來越不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而對於自己更加迷茫;但相反地,壓力太大也會讓自己產生不愉快。當我們從事潛水的運動,深潛入海底世界,當大氣壓力>自己時,很多從事潛水工作的人,都會有個共同病症稱為潛水夫症。由此可知,學習排解壓力,與壓力相處並取得平衡是一門很重要的課題。

你說面對壓力是去行動,但是該如何行動呢?

最後我想分享五種面對壓力的觀念,我稱它為「五觀」分別為樂觀、旁觀、宏觀、靜觀與達觀。

1.樂觀:相信所有的事情一定都能解決。
這是個很重要的能力,因為相信自己能做到是一個整體能量的信念傳達。對於評估事情我們可以悲觀,試想最糟的狀況,但當我們起身要去解決它時,就要抱持著一定能解決的信心。就像有些棒球選手在準備打擊時都會將球棒先高高指向遠方,這就是一個相信自己會打擊出全壘打的意念啊!

2.旁觀: 將自己從問題中抽離出來。
我們都聽過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遇到困難時將自己抽離問題本身。最近看到一支影片,有位小孩他在超商偷了一個玩具,出來商店時被他的老爸發現。通常這時後,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小孩是頑皮或不懂事,所以就將玩具從小孩手中搶過來,拿回超商歸還。但影片中的老爸,卻是將自己從自己小孩偷東西的問題跳脫出來,他帶著小孩回超商,並非將玩具放回原本的架上,而是要他帶著玩具去跟超商的服務員道歉並且歸還玩具。看完這個影片真心覺得老爸很帥,很多人面對問題就是一股腦地先解決,但卻沒想到如果下一次他還會再犯嗎?老爸解決的並非是偷東西的行為,更是解決了小孩對於整體的生活價值觀念。

3.宏觀: 從與問題從不相干的人事物中找到不同的維度。
螞蟻是個只知道前後左右的2D生物,當今天你將玻璃杯內的冰塊拿出來放在牠旁邊,牠肯定會嚇一跳說:「人類居然能讓物體穿越屏障到另一個空間!」我們常常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單純的螞蟻,將自己的視野限縮在思考的框架內。此時,不要擔心讓別人發現自己的困境,尋求與問題不相干的「3D世界夥伴」,請他們幫我們解套。因為有時候這些人,反倒是能讓我們以不同的維度來看事情。

4.靜觀: 事緩則圓
每當過年時,我還是會帶個散客旅遊團去賺外快。還記得那團是32夜的綠島團,總共有20個人左右,其中有一組約莫10個人的大家庭中有一位先生(主揪)就覺得他想讓他的家庭都能玩得很愉快,所以我這個領隊隨著旅行社的行程安排,常常就會被反駁或是要求更改,但我還是得顧慮到其他報名的客人。還記得有一晚我們在綠島吃BBQ,但他因為不愛吃,就不斷地抱怨並且詢問能否加錢讓我去其他餐廳吃。經過與旅行社溝通過後是沒辦法更改BBQ的晚餐行程,於是他就氣噗噗地帶著家人揚言說要去其他餐廳吃。此時,我也只能推薦他綠島還不錯的海鮮餐廳供他選擇,讓他能如願地帶著他的家庭成員到那邊飽餐一頓。那一整晚讓我學到一個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事緩則圓。意思是如果當他在那邊胡鬧時,我也跟著胡鬧生氣說:「不爽不要吃啊!」可能就是自己被問題解決了,旅行社之後可能也不敢找我帶團,我也斷了自己之後帶團的case。因此靜觀其變,讓自己能保持清晰的腦袋有條理地去解決問題,最後的贏家才會是自己。還記得那天之後,那位先生還是有很多意見和想法,讓我那團帶著非常的忙碌與吃力,但在最後下車前,他接過我的麥克風,請大家一起謝謝明星這三天兩夜的服務。此時我才深刻地體悟到,靜觀的重要性。

5.達觀:追究責任已經不能解決問題了!
柯文哲(柯P)說過:「如果有一天你說出:『啊,這就是人生』,你就過關了!」面對問題,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如果你的人生一切都是順境,那其實反而才恐怖。 有個遊民說得好,「我媽捨不得我吃苦,所以我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我吃了一輩子苦」。遇到困境,就是人生。與其抱怨這件事情為何會發生,更重要的是不讓這個問題,下一次再發生。就像前面提到的下雨時,你總不會罵老天為何要下雨!!因為你知道這是你所不能控制的事情,你能做的只是買把傘,撐起傘,讓自己與雨天共處。

總結

小時候我們流露真實情緒來排解壓力,長大後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抒壓方式,不能任性地表達情緒。身為成熟的大人,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勇敢地面對壓力,並且與壓力共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濃眉大小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