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為104_Giver的線上培訓課程,有個作業要看日劇《機師訓練班》的第1集,但我就不小心一天把這部日劇的11集給全.部.看.完.
這部闡述著飛行員訓練的經歷過程,也幫助我理解從找尋夢想到築夢踏實的歷程,可能會有的狀況。(無劇透)
除此之外,也把身為職場工作者與面對自己的人生職涯該有的態度,在劇情中細細地述說著。
想跟大家分享的有三個重點:
昨天,因為104_Giver的線上培訓課程,有個作業要看日劇《機師訓練班》的第1集,但我就不小心一天把這部日劇的11集給全.部.看.完.
這部闡述著飛行員訓練的經歷過程,也幫助我理解從找尋夢想到築夢踏實的歷程,可能會有的狀況。(無劇透)
除此之外,也把身為職場工作者與面對自己的人生職涯該有的態度,在劇情中細細地述說著。
想跟大家分享的有三個重點:
5/16(日)台灣本土確診新冠肺炎的人數來到了206人,也是自從去年新冠肺炎爆發開始至今台灣最多確診的一次。
看著確診人數持續攀升的事實,改變已經是大多數人被迫要做的決定。
去年疫情的時候我有寫過一篇《一場疫情,我們該做的思考與改變》,就有稍微談到我們該做的改變,可以先閱讀。
上個月跟著朋友一起讀著這本由日本作者遠藤 功所著作的《三無世代》,雖然在那次閱讀的時候,對書中所講的狀況與建議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反而還覺得在文化上很難用在台灣的企業上。
但經過這周確診人數的攀升,全台針對疫情有許多因應措施,包含禁止聚會、出外戴口罩等規定。
你有沒有這樣以下的經驗?
在休假日,睡到快到中午,起來一陣懊惱,
你對於自己的人生準備了什麼呢?
我們常常拿放大鏡檢視身邊的人,批評著這個做不好、那個也做不好,
但自己又做了什麼來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呢?
還是就算已經知道老闆心情不錯,卻因為每次說不到老闆要聽的重點,就被轟回座位了?
我們到底該怎麼說?又說得有邏輯呢?
這真的是在職場生存很重要的一課。
還記得初出茅廬,剛到公司時,要向主管確認一個問題都得花上好長的一段時間,才肯逼自己起身去找主管提出自己的問題。
可見相比很多人,我原本算是很卒仔且害怕失敗的人。
在職場中,你總是在說明完昨日熬夜做完的報告時,被老闆釘到牆上說:「你這份報告到底在做什麼啊?!」
還是總是搞不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總是被老闆催促著:「我的報告呢?」
如果您有以上類似的困擾,或許代表你沒搞懂職場,也還不清楚自己的能力!
想在職場生存,就必須要搞懂以下這3大能力。
大多數的人都忘了做事固然重要,但懂得說話可能才是你在職場中過關斬將的關鍵。(接下來的說話泛指:表達、提問、溝通及行銷自己等)
你覺得自己常常做得要死要活,卻沒有得到主管得賞識,頻頻碰壁嗎?
到底是發生了什麼問題呢?
為何感覺身邊總有些人在老闆旁邊花言巧語個幾句,
你能想像自己退休後,
能靠著退休金或是你大半輩子賺的錢,過著退休後的生活而不再有任何收入嗎?
大家都知道這很可怕,但往往我們卻因找工作的觀念,受限了自己的想法。
千萬不要太依賴公司,欺騙自己這間公司能給予穩定的工作,能養活自己一輩子。
你應該要做的是,培養自己賺錢能力的觀念。
要解決依賴公司的心態,我們必須要破除僅僅找工作的想法。
觀察公司各部門的新人來來去去,我發現人員要留到能夠有所貢獻,老鳥同事或主管(以下統稱:老鳥)真的占了很大的影響因素!!
而通常3個月是決定新人能否融入公司組織文化一個很重要的檢核時間點。
帶新人的老鳥可能都身兼多職,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到新人,導致新人很容易在到職初期就陣亡離職了。
假設新人在能力上的挑選,面試時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老鳥又該做什麼事情來提升人員的留任?提升員工的貢獻轉換率呢?(一定時間能提供更多的實質貢獻)
公司又該從中做什麼樣的協助呢?
新人又該用什麼態度來去面對新的組織文化以及人際相處呢?
先試著回想自己進到公司的第一天,那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
成為某公司員工的你可能會經歷面試、雇用、異動、升遷或離職等過程。
每一個階段,公司必須要小心處理與溝通,因為都影響著員工的表現與感受,輕則員工本人對公司的印象不好,重則會有違反法律等問題。
而我認為從一個離職員工中找問題,是提升組織管理的一個很重要的方法。
因此今日就來談談公司與員工如何因應離職這個議題吧!
當一個員工要提離職時,早已成定局,所以別想著要慰留。有些主管想說我能跟他談談,或許能幫他的薪資提升、提供他想要的挑戰以及他想要的環境。
上周末回到大學時期的社團中,跟學弟妹分享帶小隊與引導的技巧。
分享完後,雖然自我感覺非常良好,但騎車回家途中,我突然很感慨,距離大學畢業已經四年了,怎麼自己進步的幅度,比想像中的還要少?
別給自己台階下!
我一直覺得幫自己找台階真的是我的強項。
最近因為工作再看公司前線業務人員的離職原因,發現有將近八成的離職原因都寫工作與期待不符,其中又以三個月以內的新人為主。
雖然身為人資,對於留存下來的離職原因得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但我就在想如果我把全部工作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對方就會留下來嗎?
有時候不是我們達不到自己的期待,而是我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期待是什麼!
很多專家都說過你要達到目標,就必須設定清晰而具體的目標,你才更有機會達到目標。
但對於根本沒有接觸過這項行業的人來說,根本超級難設定具體和清晰可見的畫面感。然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我發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個學習楷模去模仿他吧!
每年的過年期間,我都會安排去帶國內旅遊團。
身旁的朋友都會說:「哇!你也太厲害了吧,竟然還會帶團,而且過年不是就該在家裡耍廢嗎?」
當下聽到這樣的稱讚,老實講非常開心!但是下一秒我內心就會有個聲音對我說:「那只是你運氣好啦!」、「你跟那XXX比了話,還差得遠!」、「你其實帶得很差,根本不配被這樣稱讚阿!」
如果你也常常有這種無法由內在肯定自己的狀況,那你可能也冒牌者症候群的一份子!
又稱「冒名頂替症候群」,這個名稱是在1978年由臨床心理學家Clance與Imes所提出,用以指稱無法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能力,並總是擔心有朝一日會被他人識破自己其實是騙子。-出自維基百科。
因為專業伴隨而來的就是影響力,而足夠的影響力,就能讓自己對於生活的選擇自由度提升。
但是要如何做呢?
在進入職場前找實習與做些小實驗,是個很好的嘗試與探索自己職涯方向的方式!!
你想隨著年紀越大,我們轉換專業領域的機會成本也會越來越大。
如果從花錢的角度來看,
你對你現在的工作感到厭倦?無力感很重嗎?
有時候只是暫時的狀況而已,就跟你的情緒一樣,不可能永遠都是處於快樂狀態,總會有低潮時阿!
還記得以前學生時期,晚上念書的時候,我書桌旁一定會多放其他科的作業,去維持自己的專注度。
我覺得工作也一樣,你可以仔細回想當初進入這間公司時,對於自己的期待與成長,肯定都有想像過,
你總是納悶有些人就是能夠愛上自己的工作,而自己卻總是覺得要工作根本要我的命嗎?!
或許運氣可能占了一部分,但我相信絕不會是主要的關鍵因素,更重要的事情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職涯?
我相信培養自己的職涯資本,讓自己做到頂尖,隨之而來你就能找到熱愛的工作了!
職涯資本就是你能替這個世界帶來多少價值。你能培養越稀有、越珍貴的技能,就有機會獲得更高的資本。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只要我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那我就肯定能找到或創造符合那個熱情的工作!」但你要小心,因為當你這樣想時,你有可能已經陷入了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個我熱愛工作的思考框架內。
在職涯旅程上,常有人會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你該追求自己的天賦熱情。
又有一派的人會說你應該要順勢而為,順著趨勢才會讓自己賺得更多、過得更好。對我來說,我們該從中理出第三選擇-追求自己的天賦熱情,順著趨勢彈性調整執行方法。
長得越大我們越常陷入一個非黑即白的選擇迷思,
就像到底該出國深造還是在台灣工作?到底該選擇愛情還是麵包?我相信這種問題你問100個人,100個人的選擇理由都不一樣,而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每當新的一年來臨..
我們打開自己的IG、Fb總會出現許多感謝、回顧或各種期許文。然後,此時你驀然回首,看看自己,發現自己的那個鳥樣,好像沒什麼長進?也不知道過去的一年到底改變了什麼?成長了什麼?
你常常有這種感覺嗎?去年就說要改變,新的一年卻始終老樣子嗎?從現在起,不管你怎麼想,就讓我們一起訂定新年新目標,然後一起達成,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期待的樣貌,可能是擁有像彭于晏般好身材、工作非常成功或是家庭互動非常的良好。
然而回頭看看現在的自己,我們常常都在當個「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我們都渴望改變,但我們卻不怎麼願意改變。
我們無法改變的3個原因是:
此刻的你知道為何而忙碌嗎?
多年來,我一直在找尋在這社會上最適合自己的定位,也還在努力嘗試自己要的是什麼。
最近聽了一個關於人生定位的講座,我想會非常適合還在探索人生階段的你,來看以下的分享。
看過很多書都有寫說,你得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然後以終為始,逐步的執行才會達到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