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聽到最愛的一句話。

底線沒出來你就等這一直被別人踩地雷,

然後是自己被炸得遍體麟傷。

 

今日聽許皓宜與艾莉的對談,

我很喜歡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人際關係對於界限的詮釋。

我就用它對於界限的詮釋,

轉換成我所理解的概念,

然後純粹用我自己的話語歸結兩個層次。

 

界限我理解有兩個層次:

1.#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比較具體)

2.#現實與幻想之間的界限(比較內心腦袋想的)

 

首先,

1.#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界限

可能會有的狀況是……

當自己很忙的時候,

突然手機響了,接起來發現是行銷電話。

但電話的另外一頭你發現是一位熱情有為的年輕人,想說給他多點機會。

就聽了他講了兩三分鐘,但自己因為手頭還有工作也聽的心不在焉,

但因為真的沒需求所以也不斷地說【不好意思】我沒有這個需求。

花了快五分鐘的時間結果還是沒有替這位年輕人買他們的產品。

電話掛斷後,反而Delay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亂了剛剛專注的思緒,導致事情的品質降低。

 

結果最後沒有幫到這位年輕人,自己的事情也沒有做好。

 

如果你當時很忙,接到這種電話你有勇氣一開始就拒絕嗎?

你知道當人只要聽久,就會有感情;

就像如果撿到流浪狗,取了名字,

就會有感情,捨不得再送給人家養的道理一樣。

 

斷捨離的界限概念覺得很適合以下的人,

從小常常被教育要客氣、要謙卑,

卻凡是把焦點都放在別人的感受上,而忘了去了解自己的感受。

我們總以為一味地接受別人、幫助別人,是成為一個好人的開始。

但其實你這樣只會像上面的例子一樣,

好人做不成,自己也必須承擔更大的壓力,

反倒是讓自己更裡外不是人。

因為你只是【裝成】好人,而非【真正】是好人。

 

再來是

 

2.#現實與幻想的區別

尤其是現在訊息即時回應的時代,

我們更容易迷失在現實與幻想之中。

 

當你喜歡一個女生,跟他聊天聊天的很開心,也覺得對方應該也喜歡自己。

但在某一天晚上,你問的問題,

她就是【已讀】但久久沒有回應。

結果自己就開始自己的【幻想】出現,

會不會是我這問題太糟糕、會不會她不想理我了,

會不會……有很多的VR在你的腦海中浮現;

結果就狂留訊息,給對方壓力,

說了很多造成對方困擾而自以為是擔心對方的話語,

結果只是給對方一股無比的壓力,把你們之間推得更遠;

說不定回歸現實,

她只是一個睡著或是真的在忙或真的也覺得沒什麼好回應的,

隔天才發現,根本就沒有你所謂幻想的那些情境出現。

 

但這樣已經導致彼此的信任關係有些破損了。

 

【如果我們讓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內在界限模糊,

反而會讓你自己跟對方更為疏離。】

 

因為當界限清楚時,底線才會出來。

 

 

【寫在最後……

我們都知道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誰都會說、誰都會講;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思考排解方法。

情境如下,

有一個跟你本來就不熟的人在你面前說他討厭你(或是網路上鄉民酸你)

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討厭你,我們通常其實還是會心情不太好,

但我們最常的方法就是,要用正面的心態去接受這些批評等之類雞湯。

但我很喜歡這樣的率真反問,覺得這樣更可以點醒一些糾結的人們,

你可以問自己:「那你喜歡他嗎?」

大多十之八九你也不會太喜歡他,

那你就可以有種豁達的心態跟自己說:「好啊!那就扯平了,反正這樣剛剛好很公平。」

 

分享給

自己與還在努力找尋自己底線的夥伴,

期待

自己能更成熟的知道自己底線,讓自己活得更加坦承與開心。

 


#我超愛這句話

#界限清楚底線才會出來

#平常都只思考自己的底線是啥然後想破頭根本就無從有個思考點進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濃眉大小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